[b]“课改先锋”试水中考 [/b]
2005年,武昌区9所初中的数千名“课改先锋”成功进行了课改中考的“试水”,收获了现行“新中考”策略的雏形:中考学业考试成绩以等级方法呈现,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也纳入中招录取的规范。
当年的“课改先锋”绝大部分都上了普通高中,省示范高中的上线率为47.9%,市示范高中的上线率为82.3%,现大多数学生分布于武昌区的各所高中里。
[b]高考考试模式不会改变[/b]
来自教研部门的消息称,今年“课改先锋”面临高考考试,虽然人数不多但格外引人关注。综合各方面原因考虑,这批课改生的高考考试模式将与非课改生一致,考试方法、试题模式、评价模式与招录机制都无差异。
对此,有关课改专家称,这批课改生分布在不一样的高中,因为人数少,在编班时与非课改生实行混合编班,高中三年所受教育与非课改生无异。所以,实行一样的高考考试模式非常公平。中考招录存在较强的地域性,使得当年的课改生实行“新中考”可行,但高招地域性放开,为这2000余学生设立“新高考考试”则看上去不现实,也不利于高招的公平、公正。
[b]课改生优劣势明显[/b]
采访中,高中教师坦言,首批课改生优势劣势都较为明显,怎么样扬长补短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。
据介绍,首批课改生从小学起就率先同意了课改理念、用新教程,到了高中,他们思维活跃、语言表达能力强、敢于革新、动手能力强的优势非常明显。同样,他们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:学习基础不太扎实。
对此,武昌区的课改专家称,现在的高考考试逐年渗透着课改理念,在强调基础的同时,也突出了能力立意,偏重考查学生运用常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,可以说这种考法是对课改生、非课改生的一种兼顾。
明年,预计武汉或有8万名课改生面临高考考试。高考考试的这种趋势,无论是课改生还是非课改生,都需要正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