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孩子都爱扔东西,对此有很多版本的讲解及解决方案,在这篇文章中,我结合我们的实质经验来谈谈我的解决方案。
在丫丫5个月大的一天,我抱着她在外面玩,她手里拿着奶瓶盖,一边啃一边玩。由于手太小,瓶盖免不了掉在地上,每次当瓶盖掉在地上的时候,我都抱着丫丫,蹲在地上,让她自己用手拣起来。
后来,来了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,看见丫丫感觉非常不错玩,就站在身边逗她,当丫丫再把瓶盖掉在地上的时候,小姑娘主动帮她拣了起来。丫丫接过奶瓶盖看了看,又扔到地上。小姑娘又给她拣了起来,她拿到手里看都不看,就又扔到地上,当小姑娘第三次给她拣起来的时候,丫丫开心地咯咯地笑了起来。
忽然,我意识到这是在给丫丫一种不好的练习或暗示!于是我停止了这种游戏,当丫丫再一次把瓶盖扔到地上的时候,我阻止了那个帮她拣瓶盖的小姑娘,自己抱着丫丫,蹲在地上让她自己拣。
这一次,她半天没拣起来,我不急,蹲在地上等她拣,等她拣起来后再站起来。这次她没立刻扔下去,而是拿在手里玩了一会儿,等她再掉了之后,我又蹲下来让她自己拣。慢慢地,她同意了这种现实,不会再有人帮她拣了,所以她又恢复了以前的样子,不再随意往地上扔了。后来,丫丫也不再以扔东西作为游戏了,虽然大家常常去扔石子,但在家她从不把东西往地上扔。
据我所知,有很多母亲都碰到过如此的问题,孩子随手乱扔东西,特别是生气、发脾气的时候,无论是来软的还是来硬的,都不起用途,让人烦恼不已。
我感觉问题可以如此解决。
先说说平常往地上扔东西的问题,这样的情况总是出目前婴儿时期。这个时期的孩子做出如此的举动,大人感觉极可爱,所以快点给孩子拣起来,再让他扔。孩子玩起如此的游戏也是乐此不疲,特别是家祖爸爸妈妈辈的人更喜欢做如此的“工作”,成人感觉孩子是在游戏,对此不以为意,其实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在形成一种习惯,不少大孩子扔东西的习惯,就是在这种游戏中被培养出来的。
要解决扔东西的问题,就要让孩子自己拣扔出去的东西。允许孩子扔东西,只不过他一个人要拣回来,这需要看护人付出更多的劳动,可是为了孩子有个好习惯,也只能这样啦,抱着孩子蹲下来,让孩子自己拣起被他们扔在地上的东西,用不了几次,他就会有所改变。
孩子生气摔东西的不好的习惯,总是是婴儿时期培养的扔东西习惯的延伸,纠正起来还是使用上述的办法,让孩子自己拣。假如在孩子“暴怒”时让他拣东西,那样无疑,这个“需要”将成为一项“命令”,而且是和孩子情绪相抵触的、令孩子很难同意的、或是带有惩罚性的一项命令,这项“命令”会使问题更为激化,所以我建议,这个时候,先把扔东西的举动放在一边,先解决冲突的中心问题,对其他的问题大可“视若无睹”。让孩子有如此的认识:所有举动都是徒劳的,对解决问题毫无用途。等到中心问题解决之后,孩子心平气和的时候,再来解决被扔在地上的东西。这个时候再让孩子把地上的东西拣起来整理好,是完全可以做到的。等孩子整理好东西后第三教育他,不要扔东西。
经过几次如此的教育,孩子的问题一般都能改掉。同时,父母也应该注意,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此的“恶习”,假如有,最好先解决我们的问题,然后再教育孩子。不然,不管用哪种好办法,都将是徒劳无功的,由于“榜样”的力量是无穷的。